史話127 善後及新部署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101-125

教會史話 151-175

教會史話 176-200


  1. 高賢的故事

  2. 善後及新部署

  3. 深河伯本是賭徒

  4. 傳道葉清遇殺真相

  5. 「高長伯」傳探原

  6. 念念不忘文哥

  7. 漳州傳道陳子路

  8. 埤頭教會教後向榮

  9. 二老口舊樓

  10. 府城七人受洗

  11. 高耀槌破煙管

  12. 由家譜尋線索

  13. 劉光求族系

  14. 吳意說我沒有空

  15. 開設亭仔腳禮拜堂

  16. 戴返遇見必麒麟

  17. 木柵的歸主運動

  18. 拔馬教會的起源

  19. 卓加弄家譜

  20. 崗仔林建堂年考

  21. 崗仔林李家

  22. 柑仔林教會自立待望

  23. 東港以何聘為始

  24. 在東港的早期發展

  25. 划竹筏的吳著


 

 

 

1868年12月2日,興泉永道曾憲德與英署領事吉必勳(John Gibson)閒協議成立,教堂被毀壞者得賠償,傳教者或租屋或往某處均聽其自便:換言之,傳教之權受確認。情勢大變,於是馬雅各醫生就忙於善後處理及新部署了。

同年12月21日(舊曆11月8日),為了要會審鳳山縣下鬧事罪犯,領事郁和(Robert Swinhoe)署領事吉必勳,由英艦Rinaldo號艦長C. Scott卿及兵員40名陪同下赴埤頭(鳳山)。馬雅各醫生也同行,是為了要實地查考擾亂結果,應備諮詢,尤其要避免讓知縣作虛偽的陳述。知縣為了要救部屬,曾用巨款找「替死鬼」。一行人滯留埤頭前後4天,曾憲德主審下,多名罪犯被判杖枷徒流,而殺死莊清風主犯周忠於24日斬決抵命。(以上參見The Messenger, April 1869, p.86-87及《教務教案檔》同治7年檔)。

馬雅各醫生覺得台灣宣教之原先目標,既然是台灣府城(台南),便不再猶豫了,24日自埤頭返旗後,25日晚上就帶吳文水及高長上船,翌日清早抵安平,得了一對老夫婦之好意,住他們家,每日四處找房屋可充宣教中心。此位安平好心老人,後來成為府城最早受洗者7名之一[參見《教會史話》 135]。

馬雅各醫生對旗後埤頭之醫務,及教務也作了妥善的安排。至1868年年底為止,成立的教會有旗後及埤頭(禮拜堂被搶毀,待修建)。三塊厝佈道所(租屋)已放棄,而阿里港有若干慕道友,但教會未成立。進教人數,於1866年有4名,1867年有6名,1868年有9名,一共有成人19名。另有兒童5名(均於1868年受洗)。再加上福建已受洗的陳子路、吳文水及自廈門來台養病之盧良,並減去死亡者(如莊清風,1868年間2名死亡)在籍會員共有成人19名,兒童5名。李庥牧師夫婦於1867年12月13日抵台,在台有一年的時間,對當地情形已有相當的瞭解,而本地語言他勉強可應付,所以就託他專權負責旗後埤頭及今後鳳山縣下所有的教務。[府城教務及醫務由馬醫生負責,唯問道理、施洗及聖餐,請李庥牧師來主持]。醫館醫務,馬醫生就託海關任職的萬巴德醫生(Dr. Patrick Manson)來兼務,一般館務委配藥黃嘉智負責,而黃嘉智也與李庥牧師分擔講道理了。

 如此安排之後,宣教中心分二,一在府城,一在旗後;而兩中心到了1877年才歸併為一,府城終於成為南部教士會之所在地。

 

 

《台灣教會公報》 2020 主後199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