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樟之細路,尋訪馬偕美好腳蹤

 

 

Yvette Chen 採訪 《台灣教會公報》 3509期 2018年 5月27 日-6月2日 p.14-15計畫中的國家級步道「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  

在苗栗縣獅潭鄉的山林中,有一條已逾百年歷史的古道。這條沿著溪谷進入山區的道路,沒有水泥、護欄等人工痕跡,只有原始林般的濃濃綠意。沿路可以聽見潺潺的水聲,可以欣賞溪谷中的飛瀑、水潭,兩旁都是迎風搖曳的樟樹葉,乘載著時空的痕跡。
這條山徑,不僅見證了台灣北部樟腦產業的輝煌年代,見證了平埔族和客家人從平地移居山區的拓墾歷史,也見證了馬偕博士當年進入山區傳教、行醫的奉獻之路。這裡是「浪漫台三線」計畫中的國家級步道「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

樟之細路 揭開一頁樟腦王國史
「樟之細路」,望文生義,就是「樟腦之路」的意思。
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樟腦的重要性有如現在的石油。因為樟腦可以製作賽璐璐(合成樹脂)、火藥、香料、底片、防腐劑、藥用樟腦,是全球重要的工業及醫藥原料。
台灣北部、中部的山林盛產樟樹,尤其台北、桃園、新竹和苗栗的山區,更是主要的樟腦產地,當時全球的樟腦有85%來自台灣,輸出量達到世界首位。而北起桃園龍潭三坑、南至台中東勢,連結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四縣市的山徑,就是過去樟腦與貿易的要道,曾經有許許多多人在這裡挑著扁擔來來去去,將物產從山區匯集到龍潭三坑,再由水路行銷全球。
這個曾經四通八達的山林路網,不僅見證了百年前台灣「樟腦王國」的黃金年代,也見證了台灣多族群融合的歷史。
「Raknus Selu」是融合泰雅爾、賽夏二族對「樟樹」的發音和客語「小路」的音韻而定名,因為台灣中北部的山麓地帶,早期是平埔族的道卡斯族與巴宰族及賽夏族、泰雅爾族的居住地。到了清國時期,漢人入墾後,這裡成為客家人、閩南人的家園,也留下了一段段原漢衝突、閩客移民械鬥的歷史。
幸而,衝突的風暴過後,和解共生的種子開始在這個多族群的地區萌芽。閩客移民攜手組成墾號,銷售物產;客家人和平埔族合作開墾、採樟製腦,在民亂時又合組義勇軍守護家園;客家人和原住民聯手反抗日本政府的統治;日籍學者深入調查民族和山林資源;西方傳教士走進各個村落行醫與宣教……等,都成了這塊土地見證過的族群共生歷史。
進入現代後,隨著樟腦產業走入歷史,過往的古道、山林路網被台三線內山公路取代,沿線村莊也因社會轉型、人口外移而沒落,樟之細路逐漸被人遺忘。不過,也因著時代與聚落的變遷,讓這些古道如時空凍結般保留下來。
如今,走進這些山林古道,仍可看見一座座糯米橋、古樸典雅的伯公廟、刻著文字的石碑,保留了當年開墾的歷史遺跡、人文景觀和純樸的聚落風情,讓我們得以追尋這些聚落和古道的歷史。
 
現在,在政府「浪漫台三線」發展國際級長距離步道的計畫下,民間與政府共同努力,希望讓人們重新走進古道、認識歷史,也重新思考新時代鄉村發展中人和自然的關係,而讓樟之細路得以重生。
為了展現客、閩、原民等先人於台灣北部樟楠林帶間的生活、生產與生態等特色,客委會與林務局新竹林管處於2018年8月完成樟之細路的定線。主線加上副線總計407公里,全路北起桃園大溪、龍潭,經新竹關西、竹東、北埔、峨眉,再經苗栗頭份、三灣、頭屋、獅潭、大湖、卓蘭,最後延伸到台中的東勢、石岡。路網多數集中在苗栗和新竹,其中約有180公里位於苗栗縣、150公里位在新竹地區。
樟之細路包含許多維持自然原始樣態的路段,也包含多條掩沒在荒煙蔓草中的古道。客委會與林務局「公公整合」,合力整修位於國有林地內的路段,並協同專長手作步道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公私協力」,招募志工,一步步修復古道,努力讓樟之細路再現光華。
水寨下古道 馬偕博士的奉獻之路
「水寨下古道」是「樟之細路」中一段位於苗栗縣獅潭鄉的古道,「水寨下」是客語中「瀑布」的意思。這段古道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是早年由頭屋步行到獅潭的主要路線。古道沿著龍溪河口入山,深入老田寮溪流域,沿途經過許多峭壁、瀑布,因而得名。
19世紀末,原居苗栗平原地區的平埔族人,因拓墾的漢人日益增加而慢慢失去了土地,只好轉向獅潭方向的山區發展。而貫穿苗栗的老田寮溪河谷,成為當年平埔族人遷徙入山的最佳選擇,後來也成為客家族群進入獅潭開墾的道路,以及馬偕進入獅潭傳教的福音之路。
1872年10月,馬偕博士第一次造訪新港社(今苗栗縣後龍鎮新民里)。因馬偕能以閩南語和道卡斯族人溝通,此後又多次前往。隨著平埔族人的遷徙腳步,馬偕沿著水寨下古道,進一步深入山區的獅潭鄉傳教和行醫。
 
從《馬偕日記》可以得知,1873年年底前,馬偕總共已去過新港社8次,其中有7次前往獅潭。而在1875到1893年間,馬偕又陸續前往獅潭5次,前後總計達12次之多,顯示馬偕對獅潭傳教的熱心。
1973年10月10日,馬偕造訪獅潭時,就在當地搭了間小屋,供居民做禮拜聚會之用,此即為新竹中會獅潭教會的起源。現今獅潭鄉農會供銷部的倉儲用地,過去便曾是馬偕傳教的木造禮拜堂所在地。而現在的獅潭教會,建堂時的設計也保留馬偕設計的教堂建築特色,包含六層尖塔、寶塔形小尖帽、幾何形牆飾及尖弧形門窗等,塔前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焚而不燬」的荊棘圖騰。
另外,馬偕到訪獅潭時,總在信徒劉姓弟兄家中的龍眼樹下為鄉民拔牙,因而留下在龍眼樹下為居民拔牙的珍貴歷史照片。而這棵年齡已超過百歲的龍眼樹,如今仍屹立於劉家老宅「彭城堂」三合院中,每年還會開花結果,因而成為當地有名的人文地景。樹下設有解說牌與馬偕拔牙的意象,記念馬偕對獅潭的貢獻。
獅潭教會牧師汪王楷表示,當年,馬偕從台北淡水來到苗栗獅潭,需要坐船、步行,前後必須花上一整個禮拜的時間。而且當年這裡的原住民還有「出草」(獵首)的習慣,馬偕的一位學生就在此殉道。但因著對獅潭和原住民族群的愛,馬偕埋葬了他的學生之後,仍然不畏險阻、不辭辛勞,一次次長途跋涉來到獅潭行醫、傳教,把愛的種子撒在這裡。
水寨下古道的修復,重現了馬偕走過的路,讓我們可以在這裡追思、懷想,感念馬偕留下的美好腳蹤。
浪漫台三線 貼近自然的手作步道
客委會與林務局新竹林管處雖於2018年8月才完成「樟之細路」定線,但早在2018年1月16日,「水寨下古道」的修復工作就已揭開序幕。當時由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招募志工,透過公公整合、公私協力方式,修復了這條馬偕博士走過的古道。
啟動修復的入山儀式,由獅潭教會牧師汪王楷、賽夏族長老豆鼎發及漢人傳統民間信仰的道士,各自以禱告、向祖靈祭告、祭拜神明的方式主持。藉此展現不同宗教、族群的人們,在獅潭這地的融合共生。
千里步道協會以「手作步道」的方式修整古道,亦即以手工的方式來維護步道。相較於手作步道,工程步道由政府發包工程鋪設水泥步道,依賴大型機具和水泥等外來材料,以工程角度、施作方便、安全效益及快速完工為考量重點,較缺乏對當地人文、生態、景觀的深入理解,也欠缺對步道使用者需求的關懷。工程步道在工程施作中及施作後,往往對山林自然造成過度擾動,形成無法回復的傷害。
手作步道強調的「手作」是一種精神,是以「手」能做的角度來思索步道的設計、施作與維護,與自然環境深度結合。手作步道主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適當器具施作,以避免傷害環境。以發自人文思考的通用設計,做出符合人們使用需求並保留自然原貌的步道。
2019年2月23、24日,客委會、林務局新竹林管處協同千里步道協會,再次邀集在地居民與外部志工,以手作步道的方式、貼近自然的工法,接續修整水寨下古道後段。
今年的修護工作,由甫授證的步道師們帶領25位志工,用簡單的鋤頭、刀鋸及就地取得的土石、倒木,一邊清理茂密的植被、整平傾頹的路徑,一邊留意不傷及老藤和泥土裡的小生物,以最傳統簡單的方式親近大地。在志工們努力下,古道前半段部分目前已經可以通行,後續還將進行整修全線的計畫。待步道全線整修完畢後,旅人將可跟隨先人足跡,循步道走進沿線社區,體驗地方獨到的況味,循著馬偕的足跡,走這條將福音帶進獅潭的道路。
古道順遊 共融與和平的傳唱
想要一探馬偕博士傳揚福音的「水寨下古道」,可以從台13線轉苗16線,前往普光寺的停車站,寺旁的石階即可通往古道的入山口。
由於修復方式採就地取材,以現有石塊、樹幹砌出路徑和護坡,用竹子搭便橋,降低對自然的干擾,所以沒有水泥、護欄等人工設施。走進古道時的感覺,就像走進原始森林,周圍盡是大自然勃發的生命力。
古道沿著老田寮溪河谷入山,因此沿路可以聽到潺潺水聲,感受溪谷帶來的涼意,並不時有峭壁下秀麗的飛瀑、水潭景觀可駐足欣賞。兩旁都是迎風搖曳的樟樹葉,綠蔭連成可以遮蔽豔陽的綠色隧道。走進這裡,便走進了遠離城市喧囂的濃濃綠意,更走進了承載時空之痕的記憶道路,讓旅人可以懷想歷史上原住民、客家人和馬偕博士等人的腳蹤。
來到古道,旅人除了可前往附近的明德水庫遊覽,更可順路到獅潭小鎮一遊,尋訪馬偕當年在樹蔭下拔牙的那棵龍眼樹,以及傳承馬偕精神的獅潭教會。或者,也可走進獅潭老街,到人氣名店「仙山仙草」來碗在地出產的美味仙草冰。另一個驚喜之處,則是獅潭鄉文化會館對面一條名為「神祕小徑」的小路,牆面滿滿的彩繪,有神隱少女、龍貓、哆啦A夢、海綿寶寶……等,讓遊客紛紛駐足拍個不停。
此外,鄰近的「鳴鳳古道」也非常值得一遊。這條位在頭屋和獅潭間八角崠山脈的古道,古早時是賽夏族人的獵徑,漢人移入後,成為山區居民日常往來和運輸山產貨物的捷徑。苗22線公路興建後,古道逐漸為人遺忘。直至1996年,村民開始組織志工隊整理,鳴鳳古道才重現了往日光采。如今,已是苗栗相當熱門的登山步道,並曾獲選為台灣十大古道之一。
 
鳴鳳古道沿途可見樟樹林、相思林、竹林、懸垂依附林間的藤蔓,非常適合闔家大小在此輕鬆漫步,親近和學習自然生態。
走進古道,我們尋訪原住民、閩南、客家先民留下的痕跡;透過手作步道,重新思考人類登山活動與大自然保育的平衡;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藉著走過這條山徑,尋訪馬偕博士的美好腳蹤,祈願族群和諧共融、人與大自然的和平共處,永遠在這山徑上傳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