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馬偕看教會與宣教

 

 

盧俊義講   《嘉義西門教會週報》198562


 190162 日,台灣北部教會的開拓者馬偕牧師逝世,享年58歲。

馬偕牧師是在18711230日乘船抵達高雄。由於當時宣教師都在南台灣工作,北部地區一直沒有人去傳福音,他就立志學使徒保羅:「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羅馬書1520節)。當時宣教師李庥(Rev. Hugh Ritchie)牧師聽了深受感動。馬偕牧師住在李庥牧師屏東里港的住處,學習台灣話和了解有關台灣的人文地理等事物,直到37日起程去淡水。李庥牧師和德馬太醫生(Dr. Matthew .Dickson)一同陪馬偕牧師去淡水,39日抵達,這天就成為北部教會宣教紀念日。

「教會是為非基督徒而建立的」,這句十七世紀海外宣教運動的名言,就是取材自使徒保羅的名言。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帶領尚未認識相信耶穌為救主的人,一起來學習相信耶穌基督,並在祂的名裡悔改受洗。為此,早期宣教師在海外宣教工作的方法,就是先了解哪地方尚沒有開設教會,哪些地方尚未派宣教師去傳福音,那地方就被列入優先派人去。重要的,是宣教師們彼此會合作,不再重複地區宣教。

今天,我們在台灣的宣教事工,顯然與使徒保羅給我們的教訓有了差距,也與早期宣教師們留下來的精神不符;有些教會在開設教會之時,是路頭路尾,或前街後巷之別而已,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和氣,而是分裂產生的對立,這種教會的設立,對宣教事工並沒有實質的利益。有些傳教者,在遭遇排斥時,不是以開拓新教會於 「不在基督之名被稱過的地方」,反而是把原屬於一家的羊群分割佔據,這種心態值得傳教者深思反省,而支持這種行為的會友、長執也該反悔。
另外一種情形正好相反,是只顧自己壯大,而不願分設教會或開設新教會於其他新址;一般的牧師總是喜歡自己的教會人多,因人多必然財勢強,相對地會友多少影響到教會、牧者在教會政治上的地位。人是軟弱的,很容易在錢財上迷失自己,更容易在權勢上使自己墮落,傳道人也是如此;教會的勢力愈大,愈容易造成「教皇」的意念,因此,排除這種危機的方法,就是不要把教會擴建,而是分設,分設愈多愈好,把教會由點而線而面,讓屋頂上的十字架能蓋過電視天線。

醫療工作與台灣的福音傳道事工曾經保持著悠久而密切的關係。1865年台灣宣教的奠基,就是由馬雅各醫生以醫療來開創的。馬偕牧師也深知醫療是推動宣教事業最大的助力。他雖然不是醫生,但在台灣北部傳道之始,就把醫療加以運用。他不僅學習有關醫療方面的知識,最令我們驚訝的,是他自己曾替別人拔過二萬一千顆以上的牙齒。他出門傳道,必隨身攜帶一些藥品來幫助需要醫治的人。

今天,我們台灣社會醫藥衛生當然與馬偕牧師的時代完全不同,但是傳道與醫療之間的關係仍然是密不可分;我們目前雖然有馬偕醫院、淡水醫院、彰化醫館、南郭分院、二林分院、新樓醫院等,我們也看到許許多多大小公私立醫院和醫療站在各地成立,但是有一件事實,就是在偏遠的島嶼和山地,仍然迫切需要醫療的協助,仍然缺少醫生在那些地方奉獻,而我們教會培養出來的醫生很多,但是願意下鄉上山的又是誰?曾在蘭嶼當醫生的廖慶源大夫,就曾在他的寓所門口掛一牌子寫著: 「我不是基督徒。」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這是多麼諷刺的一句話啊!

我們也由總會屬下這些醫院看到了一種教會發展的病態,就是辦超大型的醫院。當然,有許許多多的理由可以說明,這種大型醫院的必然趨勢和必要,可是,我們也同時感受到另外一點,就是醫院愈大,財力愈強,勢力直升,卻與傳道事工愈難搭配。必須反省的是醫院院牧工作績效不彰是一個原因,但醫院本身也難免應負財、勢凌人之責。人就是這麼軟弱,財、勢、權會使我們跌倒,只有摒除它才能使我們因而得到卑微的高貴。我們應該由早期宣教師們創設醫院的精神,重新來檢討我們 今天的醫療傳道之事工,看看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是否有良好的「夫妻檔」?看今天的馬偕、彰基,我們又能對即將完工的新樓醫院期待什麼?

1982年,當北部大會在準備慶祝宣教110週年紀念之時,曾經很認真地討論台灣神學院院長謝穎男牧師所提出的問題:台灣神學院不是100年,而是110年。他的看法是馬偕牧師在宣教之時,也同時收學生授課,第一位學生是嚴清華。我們不是歷史考證學者,不便置評此事,但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馬偕牧師設立了「牛津書院」(Oxford College),以教育來推動啟蒙運動和培育宣教的下一代。今天,要使我們的教會能夠繼續宣教事工,我們就必須像馬偕一樣,投入最好的在神學教育,以期得到最好的傳道人在福音的事工上。我們現在有台南、台灣、玉山三間神學院,值得我們珍惜、愛護、參與,它們的成功,是我們教會的新血液,是新陳代謝的主要細胞。

在此馬偕牧師逝世的紀念日,緬懷先賢的腳跡,內心感觸頗深,我一再反省自己,但求自己卑微為上帝的忠僕,有如馬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