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209 總土官阿穆派下

首頁Home / 史話總目錄 / 教會史話題字/史話第一輯 史話第二輯 / 史話第三輯  /  史話第四輯 / 史話第五輯 / 史話第六輯 / 史話第七輯

教會史話 226-250

教會史話 251-275

教會史話 276-300


  1. 馬雅各名醫神技

  2. 馬醫生名傳四方

  3. 福音傳到台灣中部

  4. 烏牛欄潘開山武干

  5. 大社最早的領洗者

  6. 大社潘交根阿打歪

  7. 吳子光寓居岸裡社

  8. 岸裡社受封土賜姓

  9. 總土官阿穆派下

  10. 大社的早期進教者

  11. 內社首次領洗者

  12. 德馬太醫生

  13. 甘為霖受封駐府城

  14. 蘇格蘭出身的牧師

  15. 馬偕的蘇格蘭淵源

  16. 遙遠的臺灣!

  17. 我常與你同在!

  18. 馬偕抵打狗找李庥

  19. 從打狗到淡水

  20. 「女皇飯店」

  21. 南下到大社埔社

  22. 巴宰族裔的土名

  23. 尋找開山武干之裔

  24. 甘為霖府城初印象

  25. 布屏隔開男女席


 

  

總土官阿穆(或作阿莫、阿睦,又作敦阿答眉)派下,輩出岸裡社領導人物。他們在社內除享有崇高地位外,也因科舉功名,或由捐納或戰功封賞,得漢人社會的名譽。擇題清期若干人名來窺見之。

第1代阿穆,於康熙54年(1715年)受任總理岸裡各社土官,是第1代總土官。第2代潘阿籃(后那敦)亦任總土官,阿穆之女婿張達京(漢人)自雍正3年至乾隆23年(即1725-1758年)任總通事,第3代潘敦仔(敦后那,賜名大由仁;是阿藍第四子),先任總土官,乾隆23年(1758年)起任總通事(以上請參見《教會史話》 208)。總通事一職,自此以后由「番」充任,傳遞達23代。

第4代有潘士萬及潘士興。士萬(大萬敦,兆仁)太學生(監生),士興(馬下六敦,兆敏)捐貢生,軍功六品。第5代潘進文(馬下六大完,初拔)准充彰化縣童生,後任總通事(第八代,自嘉慶4年至15年,共任12年);潘捷文(茅格大完)亦任總通事(第十代,自嘉慶19年至23年,共任五年);潘春文(阿四老,德秀)為貢生。第6代潘讚榮(世猷),任屯把總。各代獲頒匾額,就有「忠勇可嘉」、「清時偉績」、「績著從戎」、「率類知方」、「恭順可嘉」、「英力應選」等。

第8代潘永安(瑪下納該丹,1861-1938)是第廿三代(也就是末代)總通事,任期自光緒17年(1891年)至31年(1905年),是年廢通事制度。他曾就讀於府城福音書院,也任傳道師。而永安之祖母、父母也是信徒。

根據《大社堂會進教者姓名冊》,潘永安祖母潘茅蠟干鬧里,於1874年5月9日由甘為霖牧師領洗,時64歲。永安父潘仰仁(界丹歐蠟,丹桂),於1878年9月29日,由甘為霖牧師領洗,時39歲。永安母潘沙望茅格,於1873年11月23日,由甘為霖牧師領洗,時33歲。

關於岸裡阿穆之裔譜,有《潘睦派下潘氏家譜》之傳,但余未見。易見的有《台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所收,就是取出原藏臺灣省立台中圖書館「岸裡文書」者(族譜收載於《台灣文獻》34卷4期,p.142-147)。[補記:1996年潘稀祺(打必里大宇)編《潘睦派下潘氏家譜》由潘啟南派下家族刊行]

至於潘永安之裔,永安於1935年就編有《岸裡社潘家系統》一冊 (參見《教會史話》 390),余手上之影印本是張隆志君所贈者,張隆志撰有《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壹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1991年刊)是一本研究巴宰族的好著,附誌并道謝。關於潘永安事蹟及裔,將另述 (參見《教會史話》209、222、387、388、389等)

 

 

 

《台灣教會公報》 2131 主後199313